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检索:
·创新助力,多面突围啃硬骨头
·1月15日起西宁城区道路实行机动车限行新规定
·2016年《青海蓝皮书》在西宁正式发布
·西宁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抓好学习依规履职完善规则
·湟源“腊八节”开幕 百姓乐享文化大餐
现在的位置: 西宁网西宁经济
西宁:着力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区道路实行车辆限行管理的暂行...
西宁市48个老旧小区有望得到便捷用电服务
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今年推行
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 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 2016-01-18 11:44:17
编辑: 西宁宣传部

  图为2015年7月1日,市委书记王晓在湟源县小高陵村调研扶贫工作时,与当地村民促膝谈心。黎晓刚摄

   整个西宁都在行动!

  虽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困难很多,但大家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带着对贫困群众的爱,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市委书记王晓在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省委九次全会和骆惠宁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带着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和爱去工作、去扶贫。全力以赴,攻城拔寨,打赢这场必须要胜的攻坚战。”

  西宁市现有贫困人口7.6万,大多分布在浅山脑山地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贫困户的冷暖温饱,始终牵挂着西宁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市委书记王晓多次到三县最贫困乡村,调研摸底、对症下药,只为让更多贫困户尽早实现脱贫。

  2015年9月18日、19日,市委书记王晓来到大通县朔北藏族乡东至沟村,开展“解剖麻雀式”的蹲点调研,他和随行人员走村入户,逐一走访慰问贫困家庭,在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详细了解生产生活、经济来源、收入情况和问题困难、想法要求等,与党员干部群众一起深刻分析致贫原因和脱贫困难,一起研究对症下药的脱贫方案和措施。王晓鼓励贫困群众增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强调扶贫工作要落到“人头”上、找到“穷根”上、扶到“点子”上、帮到“心坎”上,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5年12月4日至5日,王晓轻车简从,来到湟源县最贫困、海拔最高的寺寨乡草原村驻村蹲点调研,在草原村,王晓与困难群众亲切交谈,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省委、市委的扶贫工作部署,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听取意见建议,与干部群众现场研究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项目、办法措施和任务分工。

   330位第一书记来了

  去年10月以来,我市大通、湟中、湟源三县的330个贫困村都来了第一书记。

  面对贫瘠的土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偏远崎岖的山路、陈旧落后的观点,第一书记们没有气馁、没有退缩。他们对记者说:“作为组织派下来的干部,扶贫工作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既然来了,我们就要大干一场,干不出成绩,改不了面貌,完不成任务,绝不收兵。而且市委领导一再告诫我们:‘要带着对贫困群众的爱去扶贫、去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嘱托。在全省率先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第一书记们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如何脱贫致富上,“听、走、谋、干”。他们克服工作条件差,交通不便利等诸多困难,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地工作。

  他们深知只有把从群众中了解到的情况分析好理解透,才能把扶贫工作落到“人头”上、找到“穷根”上、扶到“点子”上、帮到“心坎”上,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

  他们对贫困群众的真心的爱,实实在在的帮助,以及坚决迅速有效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当地群众。他们说:“这次的扶贫实话砝码,干部们干劲大啊。实实在在地在帮助我们,每天催着我们往前赶,我们很感动,我们一定好好配合努力早点脱贫。”

   对症下药“务虚”变“务实”

   【把脉找穷根】

  湟源县和平乡曲布滩村一直摆脱不了贫困帽子。说起驻村干部下乡扶贫,布滩村村支部书记曹延勇心里充满了感激。他介绍,村里有234户住户,共497人,经济来源主要是种地和外出打工,2014年易地搬迁项目中,有120户住户实现了搬迁,村里还剩40多户没有迁走。说起村上的致贫原因,曹延勇无奈地说,因为该村是湟源脑山地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村里常住的贫困人口基本是老人和孩子,80%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加上这几年各厂矿企业生产势头减弱,打工人群也开始陆续返乡,经济收入逐年减少,只有靠各自家里的几亩田地和养殖的牛羊作为主要经济收入。

  曹延勇说,第一书记给他们带来了好消息:承诺给村里组建一个合作社,并想办法盖一个养殖畜棚,还要建设一座上规模的晒谷场和一个放粮食的仓库。

   【第一书记开药方】

  第一书记李海青一进村,就开始了解询问各家的收入情况,和村干部探讨、分析村子常年致贫的根本原因。经过近两个月的大量走访,他发现一到秋天,村里到处是收获的青稞、麦子和谷物,因为没有固定的晒谷场地,只好随意堆放在各自家门口。风一吹,村子上空都是谷物草屑,极易引发安全隐患。为了避免村民随意晒谷物,第一书记联合村支书努力寻找资金,为村民建设了几处地理条件优越的晒谷场,实实在在为村民着想。

  此外,第一书记还规划要在村里建造标准化养畜棚,以合作社为基础进行大规模养殖,增加部分村民的收入。

   摸清家底号准病症解开心结

   【把脉找穷根】

  土门关乡业隆村是湟中县的后进村,村庄坐落分散,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空白。有着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乡干部王延瑜走进了业隆村成为第一书记。经过长时间的逐户走访,他很快就号准了业隆村的“病症”:由于村两委班子不健全,村务不公开,群众对村干部不信任,村务管理和经济发展陷入停滞;村里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制约群众发展生产;村级综合办公共服务中心年久失修,村庄环境脏乱差,引发群众不满。所有的病症聚集在一起,成了一个个难解的“心结”,造成了业隆村问题多发的局面。

   【第一书记开药方】

  王延瑜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入手,争取项目资金45万元,仅用1个月时间,建成了功能齐备的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和健身器材齐全的文化广场,彻底解决了党员群众活动无场所的问题。与乡党委领导一同前往县交通局,争取项目,积极修建入村道路。如今,笔直的水泥公路代替了曾经的土石路,“下雨出不去,天晴没路行”的老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同时,在王延瑜的积极协调下,业隆村与青海互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结缘,双方正式签订合同,决定今年开春后,通过“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统一产销”的方式,在业隆村试点种植400亩露天蔬菜;修建高原特色牛羊养殖场,发展特色牛羊养殖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亲力亲为村民见证两大惊喜

   【把脉找穷根】

  派驻到湟中县拦隆口镇下红土沟村的第一书记张宇,在村上已经干了4个多月了。这个只有118户人口的小村庄,因为地处脑山偏远地区,加之交通不发达,耕种作物只有小麦和油菜,几辈人久久摆脱不了贫困面貌,因为缺少有能力的带头人,村里至今没有合作社,多数年轻人只有靠外出打工贴补家用。

   【第一书记开药方】

  看到下红土沟村如此贫困,张宇首先想到要从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入手,他不厌其烦地挨家挨户讲新政策,实地为村民讲种植养殖的办法。光靠嘴上说,见不到实效,村民并没有为第一书记的苦口婆心买账。为了让村民解除思想上的顾虑,张宇自己掏钱买回十几头藏香猪在村委圈养,经过几个月的科学饲养后,藏香猪个个膘肥体壮,出栏后很快就被几家餐厅抢先预定了,这个好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很多村民纷纷向第一书记取经,大家开始学习圈养藏香猪。除了养殖,张宇发现,下红土沟村的土壤非常适宜种植莴笋,有了先前的藏香猪经验,他自己又出资在村委门口动手建起了蔬菜大棚,生上火炉,大棚里温暖如春,时隔不久,鲜嫩的莴笋在大棚里破土而出,长成后的莴笋被菜贩收购一空。

  第一书记来了后,带来的两大惊喜让村民们再也坐不住了,从此以后,村头再也见不到晒太阳的闲人,而村委会门前天天围满了前来讨教经验的村民。张宇又在村民中选出了有能力的农户代表,成立了合作社,平安一家专供藏香猪仔的公司也找上了门,以农户+合作社+公司的办法,和村里农户签订了协议,农户手里一下子有了收入,大家都对第一书记竖起了大拇指。现在才是起步阶段,张宇还想争取一些项目资金,为村里建一座上规模的科学化养殖场,聘请技术人员养殖藏香猪,走出一条专业化的养殖路子。

   产业扶贫“输血”变“造血”

   【把脉找穷根

  大通县朔北乡东至沟村距离县城13公里,海拔2600米以上,是一个汉藏蒙等民族聚居的村,目前农民主要收入是务农收入、农作物种植收入、养殖收入等。作为全县贫困村之一,该村地处偏远,自然灾害频发,村经济基础薄弱,无外部资金收入,无专业合作社和集体农牧场等经济组织,缺乏致富带头人。此次担任驻村工作组的第一书记周青义,进驻该村后,就开始走家串户,一户一户走访摸底,基本理清了村里贫困面貌的基本原因。

   【第一书记开药方】

  周青义按村里实际情况和规划前景,和其他驻村干部一起着手拟定了一份适合村子精准扶贫的计划方案:充分利用东至沟村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引导农民种植当归250亩、蕨麻50亩等中藏药材,采取合作社加农户的形式,利用订单销售的方式确保农民受益。全面推广马铃薯栽培技术,推广种植200亩,实现收入50万元,将新建标准化马铃薯贮藏窖,解决马铃薯储藏难的问题。通过种草养畜、草畜联动,结合省市种饲草模式,利用低产田,采取合作社加农户的形式,带动本村农户种植优质饲草,初步计划明年种植优质饲草燕麦400亩,生产鲜草1200吨,解决劳动力30人,实现纯收入72万元。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中央重点网站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中国日报网 | 国际在线 | 中青网 | 中广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新网 | 中国西藏网 | 光明网
青海传媒 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 青海羚网 | 青海日报 | 西海都市报 | 西宁晚报 | 西宁电视台 | 青海法制报 | 海东时报 | 柴达木日报 | 人民日报青海分社 | 青海人大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 | 新华网青海频道 | 中国藏族网通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青海政协网 | 青海科协网 | 青海作家网 | 大公网青藏频道 | 青海旅游网
地方网联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 红网 | 浙江在线 | 东北新闻网 | 中国江西网 | 荆楚网 | 四川新闻网 | 东南网 | 长城网 | 多彩贵州 | 青海新闻网 | 中国甘肃网
  中国吉林网 | 中国西藏新闻网 | 大江网 | 东北网 | 江苏网 | 黄河新闻网 | 西部网 | 山西新闻网 | 四川在线 | 大河网 | 大众网 | 华龙网 | 南海网 | 天山网 | 胶东在线
合作网站 腾讯 | 新浪 | 搜狐 | 网易 | 凤凰网 | 教育网 | 中华网 | 百度 | 汽车网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 拜祖大典
 
西宁网版权所有
未经西宁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