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检索:
·细节里看2017年春运:刷脸进站、拼座回家
·铁总回应雾霾对高铁影响:加强设备保养 保运行安全
·青海省深化改革这一年 “四梁八柱”正拔地而起
·青海省政府与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东区数字化城管呈现多个亮点
现在的位置: 西宁网西宁旅游
今年过年不拿身份证买不到鞭炮 西宁首次实行实名...
西宁市委办公厅以全会精神引领“三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西宁市103个农村学前“走教点”改造任务完成
西宁市委召开十四届二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
古鄯社火:“反季节”登场的文化奇观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7-01-13 12:36:41
编辑: 西宁宣传部

  感恩天地,喜庆丰收。

  一位小姑娘展示自家送来的大馒头。

  表现农耕主题的“庄稼戏”

  青海新闻网讯见过耍社火、闹新春的,却没见过耍社火、闹中秋的。而这独树一帜且散发着浓郁农耕文化气息的中秋耍社火活动,却在我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镇的大山沟里延绵流传了数百年。

  这就是古鄯镇菜子湾村的八月十五社火庙会。

  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来说,一年一度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最热闹的一天。每年的这一天,村里都要隆重举办社火庙会,锣鼓庆丰收,社火唱幸福,原本寂静的大山沟里,一时间变成了欢腾的海洋。

   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一大早,喜庆的锣鼓声就会在古鄯镇菜子湾村的上空回荡。届时,在菜子湾村进村牌楼前的一块旱场上村民云集,一派节日气氛,社火表演队的演员们抓紧时间更换表演服装,准备在选定的吉时鸣鼓开锣,登场亮相。

  去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在菜子湾村的场院上,11岁的宁建斌正在爷爷的帮助下换穿社火表演服,尽管是第一次参加社火表演,不过宁建斌一点儿也不紧张,天真机灵的眼神里充满好奇和自信。

  上午10时,宗教文化和农耕文化交融的菜子湾村庙会社火正式开演。今年社火庙会主会场设在该村的张家湾社。由于村里没有像样的文化活动广场,社火表演的场地临时选在一块耙翻过不久的耕地里,显得有些坑洼不平,一顶供奉神轿、摆放馒头的帐篷也显得十分陈旧。

  但参加活动的人们的精神十足。在庙会帐篷的神轿前供奉着好多大馒头,在地面的布毯上也堆放着好多大馒头。该村年过八旬的张文锦老人说,到了秋季八月,庄稼收获了,粮食归仓了,村民们为感恩天地神灵护佑,便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隆重举办社火庙会,家家户户用当年的新面蒸好馒头,送到庙会会场供奉,感恩天地神灵护佑今年农作物丰收,祈盼来年风调雨顺。待社火庙会结束后,将这些馒头分发给为社火庙会活动操过心、出过力的人员。当地人也因此把一年一度的中秋社火庙会称之为“馒头会”。

  据张文锦老人介绍,为“馒头会”蒸馒头也是有讲究的。首先,必须是当年收割的新麦子磨的面粉;其次,蒸做馒头的新面粉不能少于5斤;再者,蒸好的馒头不能任人乱摸乱动,剩余发酵面也要等到把敬献天地神灵的馒头送到庙会会场后方可收拾处理。

  村里的老人们也介绍说,原来会里用的馒头都是家家户户亲手蒸做的,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出务工的人多了,有些人就到集镇的馍馍铺里去订做,蒸做要求上也没有以前那样严格,但这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感恩和祈盼。

  老人们说,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在古鄯镇由来已久,古鄯成为在春节之外表演社火的极为特殊的地区。

   河湟文化的组成部分

  据村里76岁的宁学武老人介绍,这里的社火装扮的是三十六天罡,社火队跑的是“四门”阵法。从1958年开始,社火庙会一度中断,直到1984年,他和村里的几个老者发起组织大家重拾社火大旗,延续起了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一文化血脉。因为二十多年的中断,原来破除迷信期间分发到村民手里的旧戏服几乎残缺不齐,他们家家户户寻找当年遗失的戏服,并从兰州购买布料,按照原来村民收藏的戏服样式重新缝制;锣鼓、旗子等设施也重新购买制作。社火庙会从那一年开始再没有中断过,一直延续到今天。

  跑“四门”表演结束后,紧接着是一出体现农耕文化的“庄稼戏”。村里八旬老人张文锦把这出戏称之为“教子务农庆丰收”。

  该戏讲述的是农夫给儿女们传授农耕技艺的故事。开春了,大爷、二爷要带领家人下地开犁种庄稼,请来先生择日,先生大声说:“先生先生看日子,子丑寅卯,今天的日子最好。”于是,在给天地神灵焚香叩头后,大爷让儿子给牛架轭子挂犁铧,结果稚气未脱的儿子反架轭子倒挂犁铧而无法耕种,无奈的大爷重新手把手教儿子农耕技艺,并同时大声领喊:“种一升,收一斗;种一斗,收一石;种一石,粮食收获千千万万,老百姓吃成鞭杆,娃娃们考成状元!”随后还表演妇女田间除草的情景。两旁的社火队员则自始至终齐唱社火小调,从正月一直唱到腊月为止,为“庄稼戏”助阵。

  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已经成为河湟文化的一部分,虽经蹉跎岁月险些流失,但最终得以传承延续,可见这一文化现象对当地人有多么重要,其生命力是何等之强。

   农耕文化的化石

  从这出传授农耕技艺的表演中不难看出,菜子湾村的先民们对农业生产何等重视。78岁的张可灵老人表示,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的后果是可怕的,所以先民们流传下来这样一出劝课农桑的故事,目的就是教育后人不忘农耕初心。

  志书上对于菜子湾村社火闹中秋的来历,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只有一代代村民们的口口相传,才使得八月十五社火庙会流传到了今天。

  根据相关记载,民和县境内的汉族,多因历代封建王朝拓边而迁入定居,有史可考者,最早自公元前121年的西汉武帝时期。据县志记载,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设古鄯驿。而在当地老人的记忆中有“先有张家渠,后有古鄯驿”说法。张家渠为古鄯镇的一处地名,定居在此的张姓人氏与菜子湾村的张姓人氏同出一血脉。从这句口头禅不难揣测,至少600多年前就有汉人在这里生活,而这也意味着,早在600多年前这里就有八月十五社火庙会庆丰收的习俗。

  菜子湾村社火庙会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无论是作为庆祝丰收的民间文化活动,还是民间信仰色彩浓郁的祈禳性祭祀活动,它都是这里的人们世代相传延续下来的文化根脉,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弥足珍贵的民间文化记忆,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年轻人对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开始逐渐淡忘。在菜子湾村,许多村民都已经说不出完整的社火唱词,教子务农的“庄稼戏”表演也显得有些凑凑合合了。

  正如村里老人们担忧的那样,如此独树一帜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此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加以保护,它将悄然离我们而去,留下的将是一串串若隐若现的记忆……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中央重点网站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中国日报网 | 国际在线 | 中青网 | 中广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新网 | 中国西藏网 | 光明网
青海传媒 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 青海羚网 | 青海日报 | 西海都市报 | 西宁晚报 | 西宁电视台 | 青海法制报 | 海东时报 | 柴达木日报 | 人民日报青海分社 | 青海人大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 | 新华网青海频道 | 中国藏族网通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青海政协网 | 青海科协网 | 青海作家网 | 大公网青藏频道 | 青海旅游网
地方网联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 红网 | 浙江在线 | 东北新闻网 | 中国江西网 | 荆楚网 | 四川新闻网 | 东南网 | 长城网 | 多彩贵州 | 青海新闻网 | 中国甘肃网
  中国吉林网 | 中国西藏新闻网 | 大江网 | 东北网 | 江苏网 | 黄河新闻网 | 西部网 | 山西新闻网 | 四川在线 | 大河网 | 大众网 | 华龙网 | 南海网 | 天山网 | 胶东在线
合作网站 腾讯 | 新浪 | 搜狐 | 网易 | 凤凰网 | 教育网 | 中华网 | 百度 | 汽车网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 拜祖大典
 
西宁网版权所有
未经西宁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