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检索:
·追求美好新生活奋力迈步新时代
·西宁城东区打好基层党建“组合拳”推进“两个绝对...
·湟中今年力争转移15.5 万人次农村劳动力
·扩进口将迎政策密集红利期 食品药品等关税有望降低
·李克强抵达雅加达对印度尼西亚进行正式访问
现在的位置: 西宁网省内新闻
真空公厕即将首次落地西宁——聚焦2018西宁厕所...
首位租赁房屋群众落户西宁
西宁市委召开城镇贫困和困难群众精准帮扶工作专题会...
西宁经济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的背后
令人刮目的西宁“幸福色彩”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8-05-07 10:10:21
编辑: 西宁宣传部

  2017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委在中国文明网公布了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西宁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同年12月26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了关于命名西宁市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的决定。

  不论是创建文明城市,还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巨大的荣耀面前,西宁市并没有松口气、歇歇脚,而是继续做好民族团结和精神文明建设两篇大文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在新起点上增添时代的新色彩。

   “民族团结”打底色,凝心聚力向幸福

  作为多民族聚居的省会城市,民族团结是西宁市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根基,过去是,今天是,将来也是。“做强西宁服务全省”是西宁在全省的独特定位。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无论是地理位置、服务保障,还是辐射带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都承担着重要职责,做好西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西宁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得益于自觉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得益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生动实践,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不断走向纵深中,始终站稳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政治立场,创新机制,实现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常态长效,让民族团结进步的花蕾开出一派芬芳。

  一直以来,西宁市推进落实“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忠实践行“两个绝对”,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立足省会城市的特殊定位,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以创建“十进”活动为载体,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工作。如今,西宁市呈现出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睦和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经济社会各项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依托和载体,而民族团结进步又是各族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奔向幸福生活强有力的根基和不可或缺的抓手。一项项凝心聚力的举措一一实现,只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为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市各民族融合发展、团结进步,西宁市积极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新路径,引导各族人民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努力把西宁建设成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精神家园;

  不断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在咨询引导、标识指南、安全检查等方面提供更加人性化、特色化的服务;

  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通过在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建立社区民族工作站,设立服务窗口,成立民族团结理事会,开通服务“爱心热线”等,帮助解决各族群众的实际困难;

  积极与连云港、西安等九个城市共同建立新丝绸之路城市民族宗教工作合作机制,与新疆乌鲁木齐、喀什、和田等城市建立民族宗教合作联动机制,做到信息共享,促进大范围横向联合机制的形成。

  ……

  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族群众结下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兄弟情谊。也正因有了民族团结进步这驾持久轰鸣的“引擎”,西宁市在民族团结的氛围下处处呈现甘泉浸润,处处充满浓浓深情。

   “城市文明”是靓色,一点一滴成风景

  品德,累积于一点一滴;文明,见之于一举一动。西宁市赢得了“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与参与创建的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2010年,西宁市提出创建文明城市的构想,拉开了创建文明城市的序幕。如今,“创城”成功了,但在长久以来的创建路程中,文明已成了每个人内心持之以恒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融入整个城市的肌脉纹理中。

  多年来,西宁市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作为推进城市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质的重大举措和建设幸福西宁的重要载体,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相继制定出台的《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考核办法》《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问责暂行办法》《西宁市文明单位动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措施,把文明推向了高站位,且至今这些体制机制还在不断完善。

  从社区到农村、从机关单位到企业、从军营到学校,一幅幅精彩的创城公益宣传图片、一块块生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板依旧感染着无数干部群众;

  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用榜样的力量,依旧激发着大家的正能量,弘扬着核心价值观;

  随处可见的志愿者服务队活跃在大街小巷,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起点的文明之路并未停止;

  ……

  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并不在于牌子的本身,而在于问鼎过程中给百姓带来的实惠,在那些悄然发生的喜人变化——公共设施趋于完善、大街小巷愈加洁净、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文明,让西宁人幸福感、获得感一天天增多,对城市的荣誉感、归属感一日日增强。

  道路修整了,出行环境好了、老旧小区变样了,居住环境改善了,公交站排队的多了,车上让座的多了,机动车礼让行人的多了、车窗抛物少了,随地吐痰少了,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少了……一张笑脸、一句话语、一个举止,一点一滴汇聚成美丽风景。

  新起点上,不同的人依旧以不同的表情演绎着文明的故事,体现着西宁市民的文明素质,也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文明,正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共同的不懈追求,文明,永远在路上。

   幸福生活是本色,美好生活向未来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共建共享,一个崭新的幸福西宁呼之欲出。悄然之间,我们发现,城市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市容市貌有效改观、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从一个个集贸市场、一条条街巷、一米米河道、一片片绿地开始,市容市貌大不一样,一街一品成为市区美丽风景,团结、文明成为生活新风尚……

  细细品味这些变化,我们会发现,在这座城市,团结、文明的正能量已嵌入寻常百姓生活,展现出一幅“幸福画卷”。

  近年来,西宁市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奋斗目标,坚持80%以上财力用于改善民生,努力让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实至名归,真正惠及各族群众,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

  在全国率先组建市县乡村四级医联体,从根子上解决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问题,群众医疗费用大幅下降。

  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西宁样本”,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会城市。

  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启动城管体制改革,构建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五格网络”的城市管理新体制。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017年完成7大类135个教育建设项目,西宁市城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现全覆盖。

  在中国社科院组织的2017年35个大中城市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指数第三方测评中,西宁排名第一,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在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在于繁华建筑的高度,而是在于群众感受幸福的温度。把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渗透到市民的日常活动中,把惠民措施普及到每一名普通百姓的生活里,放眼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喜人变化,品味那些看不到、感受得到的内生动力与情操,在新起点上,一种对美好新生活的追求,正沿着西宁的山川河流播散开来……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中央重点网站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中国日报网 | 国际在线 | 中青网 | 中广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新网 | 中国西藏网 | 光明网
青海传媒 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 青海羚网 | 青海日报 | 西海都市报 | 西宁晚报 | 西宁电视台 | 青海法制报 | 海东时报 | 柴达木日报 | 人民日报青海分社 | 青海人大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 | 新华网青海频道 | 中国藏族网通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青海政协网 | 青海科协网 | 青海作家网 | 大公网青藏频道 | 青海旅游网
地方网联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 红网 | 浙江在线 | 东北新闻网 | 中国江西网 | 荆楚网 | 四川新闻网 | 东南网 | 长城网 | 多彩贵州 | 青海新闻网 | 中国甘肃网
  中国吉林网 | 中国西藏新闻网 | 大江网 | 东北网 | 江苏网 | 黄河新闻网 | 西部网 | 山西新闻网 | 四川在线 | 大河网 | 大众网 | 华龙网 | 南海网 | 天山网 | 胶东在线
合作网站 腾讯 | 新浪 | 搜狐 | 网易 | 凤凰网 | 教育网 | 中华网 | 百度 | 汽车网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 拜祖大典
 
西宁网版权所有
未经西宁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