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检索:
·创新的引擎 正在全速发动……——我省科技体制改革...
·西宁市城东区全力推进两个绝对具体化
·西宁市城北区居住证办理有新政八个派出所推出集中...
·央企加码布局京沪两大科创中心 多地“开拼”优势领域
·以“科技梦”助推“中国梦”——中国科技创新实现...
现在的位置: 西宁网省内新闻
西宁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生态环保投诉举报受理...
西宁市52家医保定点机构被处罚
西宁城中心又添一座大公园
西宁首个“租房家庭”正式落户北区
——大通县边麻沟村借力“花海”打造美丽经济的启示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8-05-28 10:08:07
编辑: 西宁宣传部

  每年的五月至九月,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北面的山坡上,漫山遍野的鲜花竞相绽放,白的如云,红的似霞,与青山绿树,农家小院相映成趣,让人心旷神怡。美丽花田之中,往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花海”的打造,既为当地农户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也成为朔北乡窎沟片区亮丽的风景线。

  当传统种植业邂逅乡村旅游,漫山遍野的鲜花就成了资源,一种全新的业态便开始在田野孕育。

  今年,从4月中旬第一批鲜花盛开到现在,边麻沟村的“花海”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去观光。

  如何让美丽“花海”转变为美丽经济?边麻沟村的优势又在哪里?

  时间回溯到四年前。

  2014年的一个夏天,村里来了几名韩国游客,钻进林子里,拿着照相机拍个不停。这让村干部们开始以另一个角度重新看待这个村庄:远处有山、近处有林,风光确实好。

  边麻沟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162户612人只有耕地84.66公顷。因为偏远、高寒,这里的发展迟缓、动力不足。

  “我们这里海拔高、降霜早,庄稼不成,村里过去有一半土地撂荒;因为人多、草地少,养殖业也发展不了。虽说当时村里已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但前几年老百姓手里没钱是个普遍现象。”边麻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告诉记者。

  李培东说,偶然的一次邂逅,再加上政府的扶持,边麻沟村的发展如同打开了一扇窗,一扇光明之窗。

  我们开始盘算着要怎样吃“乡村旅游”这块蛋糕。

  时间跨入2015年。大通县从改善全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增加经济收入着手,考虑到边麻沟村森林资源丰富,又争取到了省上的旅游扶贫项目,于是边麻沟村“两委”班子通过考察,决定将土地流转与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乡村旅游业,以“花海”打开财富之门。

  为解决“花海”的建设用地问题,村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流转了109户村民的40公顷土地,栽植了福禄考、鸢尾等30余种观赏花卉。

  边麻沟村还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投入1500余万元,建起了观景台、中心花坛、休憩长廊、仿古景区山门等配套景观,完成了道路硬化及停车场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景区上档升级。

  2016年7月,边麻沟花海景区正式开业,仅仅3个月,门票收入就达到140万元。

  村里创办花海,这是认识上的一种突破,更是行动上的一大创举,花海经济也由此萌生。初次尝试,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低估,世代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村民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还隐藏着巨大的商机。

  一年又一年,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边麻沟村花海经济的发展,犹如投入湖中的一粒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黄色的三色金、玫红色的垂吊牵牛、紫红色的荷兰菊沿着山坡层层叠叠地蔓延而上,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

  鲜花盛开直接带动农民增收:或者参与花海的建设,或者发展农家乐。

  说起花海,边麻沟村民无不感到自豪。凭借花海效应,地处偏僻的边麻沟村声名鹊起,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随着今年的花季到来,来到这里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但是,透过发展的光环不难发现,打造花海单单停留在几个单一品种上,特色并不鲜明。

  对此,李培东说,现在各地都在发展赏花经济,竞争还是很激烈。边麻沟村要发展,要将花与地域特色紧密结合,赋予旅游产品更为丰富的内涵,形成品牌。

  于是,在去年,他又流转了些土地,在原有花海的对面,栽植了玫瑰,并计划打造森林康养项目。与此同时,精心布局,引进不同季节的花卉品种,拉长花期。

  面对产品单一的问题,村里从提升游客的参与度作为突破口,打造儿童游乐场,花田农事体验等环节,让游客有花可欣赏、有美食可品尝、有活动可参与、有产品可购买。

  李培东说,“村庄变景区”的背后,离不开好项目的支撑。

  目前,东西部合作项目中南京市对口支援西宁市、边麻沟和东至沟美丽乡村规划项目——打造青海省首个美丽乡村示范点项目仍在进行中。

  高档木屋、新粉刷的外院墙、美丽的水系景观……一系列的改变,正是“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在示范村建设中的充分体现。

  说到底,边麻沟村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保护了绿水青山,还把绿水青山转化成了“金山银山”,边麻沟村的发展,更是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把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农业转型升级、农民致富发展相结合,充分挖掘观光、休闲等功能,变村庄为景点,使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现实竞争优势;

  ——走出了一条生态之路。边麻沟村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特色和成功基础,在于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乡村旅游的产业优势。以点带面,联合周边村庄发展旅游,从发展“农家乐”到多元规模发展“乡村游”,边麻沟村乡村旅游实现了跨越转变,成为“绿色发展”的典范。

  ——走出了一条民生之路。从一开始,村里的发展就立足于“扶贫”,吸纳村里的贫困户到花海务工,培训有想法的村民进行创业。发展到今天,一些贫困户已经完成了“翻身”,还有一些“领头羊”开着农家乐在致富的道路上奔跑,村民的收入不断增加。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中央重点网站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中国日报网 | 国际在线 | 中青网 | 中广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新网 | 中国西藏网 | 光明网
青海传媒 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 青海羚网 | 青海日报 | 西海都市报 | 西宁晚报 | 西宁电视台 | 青海法制报 | 海东时报 | 柴达木日报 | 人民日报青海分社 | 青海人大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 | 新华网青海频道 | 中国藏族网通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青海政协网 | 青海科协网 | 青海作家网 | 大公网青藏频道 | 青海旅游网
地方网联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 红网 | 浙江在线 | 东北新闻网 | 中国江西网 | 荆楚网 | 四川新闻网 | 东南网 | 长城网 | 多彩贵州 | 青海新闻网 | 中国甘肃网
  中国吉林网 | 中国西藏新闻网 | 大江网 | 东北网 | 江苏网 | 黄河新闻网 | 西部网 | 山西新闻网 | 四川在线 | 大河网 | 大众网 | 华龙网 | 南海网 | 天山网 | 胶东在线
合作网站 腾讯 | 新浪 | 搜狐 | 网易 | 凤凰网 | 教育网 | 中华网 | 百度 | 汽车网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 拜祖大典
 
西宁网版权所有
未经西宁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