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检索:
·事关你的“钱袋子”!7月这些变化提前了解一下
·改善空气质量 我省出台2018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两部门发文限制房地产企业外债资金投资境内外房地...
·两部门发文限制房地产企业外债资金投资境内外房地...
·西宁市举行招商项目专场签约仪式 目前累计签约项目...
现在的位置: 西宁网西宁旅游
西宁至兰州第二条公路通道开建
西宁市人大常委会新任命四名“一把手”
西宁机场开通首条全货运航线
西宁市全力以赴整治黑臭水体
旅游季排灯点亮魅力湟源
来源: 海东时报
发布时间: 2018-06-28 14:25:40
编辑: 西宁宣传部

  6月22日至26日,为期5天的“2018青海·湟源排灯文化旅游节”在湟源县拉开序幕。排灯展、音乐节、特色美食展……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玩,不仅使整个湟源县都变得热闹非凡,还助推了高原全域全季旅游发展。

  排灯点亮不夜城

  活动期间记者在湟源县看到,丹葛尔古城、石刻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形式各异、内容丰富,横跨式、落地式、连接式的排灯连成了充满文化气息的长廊,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观赏、拍照。“这样连成片的排灯真好看,这是我们当地的艺术,而且排灯上还印着我们本地的文化,真的非常有意思,作为当地人也有一种自豪感。”市民李女士说。到了夜晚,美食展现场则挤满了人,品尝着本土的特色美食,酿皮、甜醅、酸奶等小吃备受游客欢迎。文化节让整个湟源县灯火辉煌、热闹非凡。

  河湟文化“亮”起来

  据青海大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海成介绍,湟源排灯是流传于湟源县的一种民间节日——灯彩艺术,起源于商号广告牌灯箱,夜间点燃里面的蜡烛挂在门外招揽顾客。如今,湟源排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采用电、光、声等现代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形式更加多样,排灯的用途也从原来单纯的观赏性向城镇景观、道路亮化、节庆彩灯、民用商务宣传等各方面进行了创新发展。在排灯内容上,主要还是展示了当地的河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大美青海。

  据湟源县副县长杜培文表示,湟源排灯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湟源县持续打造“中国民间艺术文化(排灯)之乡”品牌,挖掘和研究排灯艺术文化,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旅游创意活动。同时,通过培养排灯传承人和新一代民间艺人,整编有文字、图案和影像的资料宣传本,组织专家、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对传统排灯进行挖掘保护和艺术革新。

  歌手唱响蒙古道

  本次湟源排灯节还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高原蒙古道帐篷音乐节,引得不少市民前来观赏。湟源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董宝明告诉记者,这次音乐节在丹葛尔高原自行车训练基地旁边举办,同时还在这里举办了千人徒步比赛,目的是让大家在比赛之前,享受一下来自高原的“天籁之音”。据悉,丹葛尔高原自行车训练基地是在今年5月份才开始营业的,这个自行车训练基地设施设备都比较齐全。不光有室内篮球场、室内羽毛球场,还有真人CS、专业的自行车训练赛道。董宝明表示,这一届的排灯节跟往届比起来,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了,不光有首次举办的音乐节,还有摄影展、花儿演唱会等精彩的活动。

  旅游产业获支撑

  据介绍,排灯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的举办,在推动当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湟源县投入大量资金,加快日月山历史文化乡村旅游示范带和小高陵红色旅游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2017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6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64亿元,分别增长11.2%、25.1%。排灯文化旅游节活动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坚持以民为本,强调把排灯文化旅游节办成湟源人民和广大游客的盛大节日,做到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热衷参与,深受社会各界的普遍称赞。同时,该县坚持“全域全季旅游”理念,强力推进丹噶尔古城二期保护开发项目,加快推进日月山、宗家沟等景区二期开发建设,提升景区服务功能,精心打造高品位的旅游景区。创新文化旅游业态,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带,积极推进兔尔干、克素尔等5个示范村建设,着力发展民俗文化游、观光游等特色旅游,不断夯实县域过境段旅游带产业发展基础。此外,加快小高陵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全力打造湟源新的文化旅游名片。结合“厕所革命”,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要素配备,不断提升湟源旅游综合竞争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宣传营销,精心筹办排灯文化旅游节、高原风筝邀请赛等文化创意活动,提高湟源知名度和美誉度。湟源县居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在丹葛尔古城卖文玩,每年举办的排灯旅游节,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福利,一到了这个时候,她的生意就格外火爆,既观赏了排灯,也给她个人带来了创收。

  文化旅游结硕果

  旅游和文化嫁接,在湟源县早已结出硕果。近年来,该县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深入挖掘湟源独特的文化底蕴,对丹噶尔古城文庙、县衙、丹噶尔印象、洋行、城隍庙等进一步丰富展示内容和形式,用泥塑和蜡像、现代音响设备和投影艺术等展示湟源多元素的历史文化,提升文化内涵,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挖掘、继承和发展排灯、剪纸、皮绣、曲艺、花儿、社火、歌舞等丰富的民间文化,利用民间重要的节庆,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展示独特的民俗风情,拓展全季全城旅游,有效延长游客在湟源的停留时间,从而提升文化旅游综合效益。通过开展“5·20”排灯文化旅游节、丹噶尔民俗文化旅游节暨腊八节、摄影艺术节、诗歌节、丹噶尔杯曲艺大赛、“六月六”日月山之夏花儿会、乡村文化旅游节、申中“四月八”传统庙会暨赛马会、丹噶尔杯国际高原风筝邀请赛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旅游创意活动,提升民俗品味,感受高原特色;以石堡城、哈拉库图城、临羌城、镇海协营等历代古城堡群等军事设施为载体,重大战事为内容,挖掘研究军事人物、古代战史、经典战例和军事思想等,搜集古代战争物品,全面展示湟源军事重镇的历史地位,使其成为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利用东科寺、扎藏寺、行宫、清真寺、福音堂等各种宗教寺院庙宇广布及北极山儒、道、佛共存的特点,进一步挖掘宗教文化资源,展示湟源独特神秘的宗教文化。以茶马互市、唐蕃古道、丝绸南路、环海商都等为依托,以丹噶尔古城、哈拉库图城为重点,挖掘研究丹噶尔商业发展史、著名商人,特别是挖掘独具特色的“藏商(藏客、歇家)”等商业文化,凸显地域特色,促进了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中央重点网站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中国日报网 | 国际在线 | 中青网 | 中广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新网 | 中国西藏网 | 光明网
青海传媒 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 青海羚网 | 青海日报 | 西海都市报 | 西宁晚报 | 西宁电视台 | 青海法制报 | 海东时报 | 柴达木日报 | 人民日报青海分社 | 青海人大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 | 新华网青海频道 | 中国藏族网通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青海政协网 | 青海科协网 | 青海作家网 | 大公网青藏频道 | 青海旅游网
地方网联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 红网 | 浙江在线 | 东北新闻网 | 中国江西网 | 荆楚网 | 四川新闻网 | 东南网 | 长城网 | 多彩贵州 | 青海新闻网 | 中国甘肃网
  中国吉林网 | 中国西藏新闻网 | 大江网 | 东北网 | 江苏网 | 黄河新闻网 | 西部网 | 山西新闻网 | 四川在线 | 大河网 | 大众网 | 华龙网 | 南海网 | 天山网 | 胶东在线
合作网站 腾讯 | 新浪 | 搜狐 | 网易 | 凤凰网 | 教育网 | 中华网 | 百度 | 汽车网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 拜祖大典
 
西宁网版权所有
未经西宁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ICP备08000131号